五月七日。新加坡公民(除了少数不需要投票的人民)将在当天,投下神圣的一票,投选他们所支持的政党或议员。在此我不禁地想了想,如果人民拥有实际的权力去决定治理国家的领导班底,比起以往或现在的一些国家,新加坡人民可算是幸运的了。
从古至今,被外来的侵略者攻占而被强行统治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宋朝被外来的蒙古族所灭,新加坡在二战被日本占领等例子。人民在强权的威迫下,只好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哪里还谈得上有权力去“投选政府“。近期也有以独裁统治而陷人民于水深火热的统治者。如北朝鲜,缅甸等例子。在一人,军人或一党的独裁统治下,人民实际上是没有权力可言的。能在险中求存,已经是一件艰难的事了,哪里还谈得上有权力去投票选政府呢?
所以说,在我们手里的一票,是象征着大多数人所向往的,民主自由的权力。在投神圣的一票时,要深思熟虑,不要把投票当儿戏或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来看待。如果你草率地对待大选,那你可对不起了为民主自由而牺牲的人呀!其实,话说得太重了。选错了,你只好再憋多五年,才能选你后悔没投选的政党吧!
以上的开场白,只是要提醒大家,大选的重要性。上几届,这一届或下一届,统统都重要!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她政治体系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厉害关系。选了没能力的政党,人民辛辛苦苦,以血泪建立起来的家园,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毁于一旦。拿津巴布韦(Zimbawe)为例子, 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的土地是在殖民地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性地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通货膨胀率节节上升。这个本来能自给自足的非洲富裕国家,在短短的几年内变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贫穷国家。可怕吧!
话又说回来,新加坡能有今天的成就,不仅归功于英明,廉正的执政党,还得归功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最大的财富。所以说,慎重地对待,考量“民心”与“民意”也是一个成功的政府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俗语说,顺民心合民意者昌,丢民心逆民意者亡。接下来,谈到了本文的重点。
现任的新加坡执政政府,到底有没有不听民意之嫌,而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呢?
在这次大选之际,在我或大多数新加坡人脑海里都不免有着一些百思不解的“困惑”,包括以上谈到的问题。刚好,我前两天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就决定以在明朝统治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迹,尝试以对比的方式来讨论眼下的这些”困惑“。
1)执政人民行动党的新候选人,尤其是那些被党安排在”垂手可得“的集选区内的候选人,大多是从国家的各个政府部门调配来参选的人才。他们都是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发挥了他们的才能,而得到政府的垂青,给了他们贡献回社会的机会,被分配到各个选区或集选区参选。从每个角度看来,这些候选人似乎都是出类拔萃的人选,个个都是某某鼎鼎大名的大学毕业生,顶尖的知识份子。但是,重要的问题是,他们有为人民请命,为人民争取福利的决心吗?还是他们只是在党鞭下,一呼百应,顺风行驶的傀儡呢?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代发扬光大,造就了很多的“言官”。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常把四书五经,伦理道德放在嘴边的“说话”的官。朱元璋建国年初,设立了“都察院”。掌管都察院的官员为左右都御史。这些人的权力极大,见到他们觉得有违法纪的事情,他们都有权力阻止或反对。就连皇上老子他们也不放过,有权力劝阻皇上做任何事。转眼回到现实,我们的议员有这种胆识来监管政府的政策吗?在国会里各持己见,对自己觉得不合理的事而掏出胸怀,辩论到底呢?难。如果你恼怒了皇上老子,后果你可想而知了。
继续再谈这些饱读诗书,出口成章的“言官”。既然他们那么博学渊源,那他们所提出的意见,是一定能实践的方案吗?他们大多也是些不识大体,不识时务,认死理去干的书呆子。他们往往也都缺乏了在社会基层里实际办事的经验。其实单靠知识与学识来办事是不行的。我们有这种缺乏某种现实经验而只会纸上谈兵的议员或部长吗?你们还记得在春秋战国时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吧。因他的无能与对实战愚昧的看待,赵军被秦军一举歼灭,数十万赵军也被秦军活埋了。如果一个政府部门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影响的不止是现在的社会与人民。这些政策的影响力也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代。还记得新加坡当年实行的”两个就好“的生育政策吧!这个政策的失误给广大人民带来了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2)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一向都强调,一个有效率的政府,不需要反对党在国会里有太多的影响力来抗衡执政党。他们也认为反对党事实上,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执政党在国会里所讨论的论点,没有具体的方针或计划来治理好国家。还有,执政党对待人民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不听取民意之嫌。他们一贯的作风就是:”我决定的事,说了就算,一定是对你好的。你不用再多说,听我的就对了。“ 这样的观点,我可大大地不认同。
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间废除了丞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以朱元璋一意孤行的性格,丞相对他来说是一个让他需要花无谓的时间来解释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的绊脚石。明朝最后一个贪赃枉法的丞相,胡惟庸就成了他开刀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朱元璋这样做,巩固了皇帝在朝廷里的权力。可是,以历史为见证,丞相这个职位是必要的。治理好一个国家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一个统治者,日理万机,要好好地治理庞大的国家,也一定需要有能力的帮手。皇帝老子也有一时昏庸的时候,丞相也往往能在必要时,提醒提醒一下皇上,以免他铸成大错。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呀,有时有些反对的”杂声“是必要的。
3)大家都为部长的“俸禄”而大作文章。在一项非官方的调查中,新加坡的总统,总理,部长等的薪金在世界排名,名类前茅。而人民行动党,一贯的解释就是,以高薪才能吸引到在私人领域中成功创业的人才来到政府部门做部长,为人民服务。这解释你接受吗?我可不觉得,不一味地接受这种说法。一个有抱负,要为民请命的好官,真的会为了俸禄的多少,而量”禄“而为吗?
话说明朝最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爱民如子,甘心奉献他的一生,不辞劳苦地为人民请命。他从不计较朝廷给他的俸禄有多少,也往往把他的私人财物用来救济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穷苦人民。海瑞这位从不贪图荣华富贵,一心只为人民的好官,死后身上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他一直以来家徒四壁,更难以置信的是,家里人连为他办丧事,买棺材的钱也没有,真让人心寒。
请不要误会,我举海瑞这个例子,不是希望咋们的部长们也都两袖清风,不求任何回报地为人民服务。我了解到在现实社会里,要有象海瑞这样生活的清官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议员或部长,就象老师或护士一样,都是神圣的工作。这些肩负神圣使命的工作者,秉持的主要宗旨往往就是为他人服务而不把薪金的高低列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只能以高薪来吸引“人才”为人民服务的话,那我们的社会里就存在着一颗随时会爆炸的计时炸弹了。新加坡人民全都那么肤浅吗?新加坡真的没有肯为人民服务而做出种种牺牲的”圣人“吗?在这里你有没有想到人民党的詹时中先生呢?他不辞劳苦地在波东巴西社区里为人民服务。在资源限制的情况下,他含辛茹苦地波东巴西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什么有资源限制这点,我也不必多说了,大家心知肚明了!人民要的,就是这种不畏惧强权,不怕困难而坚持自己的信念,一生为民请命的好官,好议员!
写到这里,心里还有一些与大选相关的事宜想写出来。再过一天就是投票日了,不写就来不及了。可是,现在就是太累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可能大选成绩公布之后,我再写我的下篇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